【世界肝炎日】積極預防 主動檢測 規范治療 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世界肝炎日,愛護“小心肝”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然而肝病卻一直是我國居民高發病和常見病。
據統計,我國有1000萬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并且以每年20萬人的速度持續遞增;約有7000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2800萬為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
通常情況下輕度肝炎患者的身體跟常人并無異樣,對工作和生活也并沒有太大影響,但若任其發展,可能導致嚴重后果。針對脂肪肝、酒精肝等非病毒性肝炎,應需要通過抽血、彩超定期體檢。
該怎樣說愛你——我的“小心肝”

俗話說:肝不好,人顯老。肝臟是人體消化系統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今年7月28日是第12個“世界肝炎日”,宣傳主題為
“防治肝炎,健康你我”。

作為人體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肝臟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肝炎對于我們肝臟健康會造成什么影響?
如何保護肝臟的健康?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肝臟的主要作用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指肝臟炎癥。通常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如病毒、細菌、酒精、藥物、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臟細胞受到破壞,肝臟功能受到損害。其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傳染病。
肝炎的種類
在肝炎的種類中,被人提及最多的就是乙肝。生活中我們所說的肝炎,多為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可分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5種類型。
酒精性肝炎是指長期大量喝酒引發的肝炎疾病。在肝炎的種類中,酒精肝僅次于乙肝的危害。酒精攝入量過多,易使肝臟的負擔過重,導致肝細胞損傷,從而引發炎癥。酒精肝的發病率高,對人的身體會產生極大的危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是指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肝細胞內脂肪含量過多的病變,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影響著全球至少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群。NASH是NAFLD的進展形式,與持續性肝細胞損傷相關,可導致纖維化,甚至進展為肝硬化和終末期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遺傳易感性被認為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因素,多發于女性身上,嚴重的可快速演變為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衰竭。


藥物性肝炎,是指由藥物引起的肝臟損害。由于肝臟是藥物代謝的主要器官,所以肝臟極易受到藥物的影響。藥物性肝炎主要表現為膽汁淤積、肝細胞壞死、肝硬化等,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


導致肝炎常見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肝炎是肝臟炎癥的統稱。當多種致病因素使肝細胞受到損傷,引起身體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并發生肝臟功能指標異常時,就會導致人體出現肝炎。病毒、酒精、藥物、自身免疫、脂肪肝等因素是引發肝炎最常見的病因,細菌、寄生蟲感染、先天代謝異常、全身系統疾病累及肝臟時,也可以導致肝炎的發生。
肝炎常見臨床癥狀
臨床上常見的癥狀表現為肝區疼痛、蜘蛛痣、肝掌、皮膚或鞏膜黃染、食欲減退的消化道癥狀等表現。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發展成肝硬化,少數可發展為肝癌。

蜘蛛痣、肝區疼痛、肝掌、黃疸、消化道癥狀
病毒性肝炎有極強的傳染性。不同的病毒性肝炎傳播途徑不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過消化道傳播,如患者誤吃誤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過體液傳播,包括血液傳播。乙肝患者較多,主要傳播途徑包括輸入不干凈的血制品、母嬰傳播、性傳播、醫源性傳播。丙肝傳播途徑主要為血液輸入傳播、靜脈吸毒傳播、醫源性傳播。
1.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檢查、甲胎蛋白、乙肝兩對半檢查等項目。
2.影像學檢查
肝臟彈性B超:對監測肝炎病情發展、評估預后有重要意義。



肝功能 肝臟B超 病毒載量檢測
通過正規渠道積極就醫,醫生通過檢查肝臟情況,再進行治療,是唯一正確的解決方式。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在滿足日常需求的基礎上適當減少糖、脂肪等食物的攝入。
2.戒煙戒酒,煙酒對肝臟的損害非常大。避免煙、酒內所含有害物質對肝臟的損害。
3.適當的運動,控制體重,成人每周至少應保持六天,每天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
4.避免濫用對肝臟有直接損害的藥物(如激素,抗生素等)以及保健品。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拒絕煙酒 適當運動 避免濫用藥物
早期的受損 經過健康的調整和治療 是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健康狀態的 但由于 肝在受損初期沒有明顯癥狀 因而需要通過定期、定向體檢 來時刻關注自身肝功能情況 做到早發現、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