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病例】91歲!高齡老人骨折手術成功,第二天就能下床啦!
一面錦旗 飽含深情
妙手除骨疾
待患似如親
這是一面91歲高齡患者
為骨科團隊送上的錦旗
字字飽含深情與感激

5天前,91歲高齡的冷大爺在家中不慎跌倒。右髖部受力著地,大爺無法站立行走,立即到當地衛生院診治,x片提示:右股骨頸骨折。
為得到進一步治療,冷大爺來到我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醫生劉楊接診后認為需要進行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但是大爺已經91歲高齡,身體條件也不好,基礎性疾病多,如:陳舊性腦梗死、右肺炎癥伴支氣管擴張、心功能不全等,這可謂雪上加霜。
眼看冷大爺疼痛在床的樣子,劉醫生非常心疼。他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與麻醉科反復商討,多科聯合會診并進行了縝密的術前討論,最終為老大爺制定了一套詳細的手術方案。
麻醉科主任袁源說
“患者高齡,有陳舊性腦梗死病史,任何創傷性治療或者操作,對于91歲高齡患者來說都有不確定的風險,根據患者各項檢查指標及實際情況,經過科室討論選擇腰硬聯合麻醉,選用對心臟毒性及循環影響小的局部麻醉藥,術中控制患者血壓平穩,維持循環穩定,防止心血管突發事件及腦梗的再次發生!”

手術前后影像片對比
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劉楊醫生說
“手術要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盡快完成,多一分鐘躺在手術臺上就多一分風險。我們團隊配合默契,手術很順利,從切皮到關切口縫合結束,僅用了1小時。術后也不能大意,要快速康復,我們將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及更加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span>
團
隊

術后第二天,患者就能下床走動了,家屬們十分滿意,對三院醫護團隊贊不絕口,特地送來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南京中大醫院專家6月坐診詳情

陸軍,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關節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從事骨科臨床工作20余年,2010年5-6月先后赴德國Diekonia和Endo Klinic醫院進修學習髖關節和膝關節人工關節置換技術,2012年7-9月赴香港大學瑪麗醫院進修學習髖關節和膝關節人工關節翻修技術,2012年11月-2013年10月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運動醫學中心做訪問學者;擅長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關節鏡微創手術,關節周圍骨折的修復重建手術,關節周圍腫瘤的保肢治療。
孔翔飛,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 副主任醫師
1986年畢業于南京鐵道醫學院臨床醫學系,長期從事骨科臨床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2002年3月赴德國Bad Kreuznach醫院學習進修人工關節臨床技術。擅長臨床各種常見及復雜性骨折的臨床治療,對臨床各種關節疾患的診治以及人工關節的置換、及翻修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任江蘇省醫學會骨科學會骨腫瘤學組委員,擅長骨腫瘤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李永剛,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江北醫院骨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6月18日上午坐診)
江蘇省骨科學會關節鏡學組委員,江蘇省運動醫療學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江蘇分會委員,國家臨床藥理實驗基地成員,AO Spine亞太區會員。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畢業,受到嚴格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在德國漢堡Diakonie醫院、Endoklinic醫院和香港大學瑪莉醫院進修關節外科技術, 專業特長:(1)四肢關節骨折脫位的手法復位及手術治療。(2)膝、肩疾病的關節鏡手術,半月板縫合,膝韌帶重建,髕骨脫位矯正、肩袖修補。(3)髖、膝、肩等關節置換手術。(4)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癥的手術治療(5)脊柱疾病的微創治療。(6)嚴重軟組織損傷,骨不連,慢性骨髓炎的治療。(7)運動損傷及疼痛的診治。(8)關節內骨折及骨盆骨折的手術。對頸肩腰腿痛的診斷有豐富經驗,在脊柱外科手術治療,尤其是頸椎病、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較早開展臀肌筯膜攣縮癥狀的微創內窺鏡下松解術;專攻關節周圍及骨盆等復雜骨折的手術治療,并積累豐富經驗。

謝鑫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脊柱中心 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博士后,蘇州大學博士后。(6月25日上午坐診)
2000年開始從事骨科基礎研究、教學、臨床工作。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主持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文章22篇(SCI 收錄)。參譯骨科書籍《骨科生物力學暨力學生物學》、《肌肉骨骼系統基礎生物力學第三版》和《骨與關節疾病診斷學》,參編骨科書籍《骨內科學》、《可降解金屬》。中國抗衰老促進會康復分會委員、江蘇省脊柱外科菁英會脊柱學組委員、國際華人骨研學會(ICHTS)會員、AOspine會員。專業特長:擅長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癥及椎管狹窄癥、頸椎病、寰樞椎脫位、脊柱后縱韌帶骨化癥、退行性脊柱側彎、脊柱感染、脊柱外傷、脊柱腫瘤、骨質疏松癥合并骨折的診斷及治療。
我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專家

劉楊 副主任醫師
擅長骨創傷、脊柱及關節疾病的診療,熟練掌握了四肢及各關節部位復雜骨折的整復與手術內固定、肌腱神經血管修復及皮瓣轉移、肩膝關節鏡操作及肩、膝、髖關節置換、脊柱椎體成型及減壓固定等。
每周一、周五上午坐診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門診二樓四號診室),與南京中大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專家預約手術等,可聯系劉楊醫師,電話:15862968900。

老年人如何預防跌倒呢?
日常生活要注意:
1. 建議老人至醫療機構進行跌倒風險評估,了解跌倒的風險級別,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2. 鼓勵家屬反復提醒老人,提高其防跌倒意識;老人的照護者需要加強防跌倒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3. 堅持參加規律的體育鍛煉:以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和靈活性,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
4. 合理的膳食:補充適量的蛋白質、鈣劑及維生素D,可以防治肌肉萎縮,增加肌力。
5. 保持精神活動:老人要保持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照護者要注意老人的精神狀態變化,做到關心愛護老人的心理。


疾病相關要注意:
1. 定期體檢,治療疾?。河行У乜刂聘哐獕?、貧血、腦血管疾病、骨質疏松、肌少癥等易導致跌倒的相關疾病。
2. 合理用藥:許多藥物都與跌倒有關。按醫囑正確服藥,不要隨意亂用藥,避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以避免藥源性跌倒的發生。糖尿病老人出門要備糖果,預防低血糖引起跌倒。

居住環境要注意:
1. 適老化居家環境:創造安全的老人居室環境,不建議老人更換居住環境,陌生的環境易引起跌倒。
2. 輔助工具:選擇適當的行走、視力、聽力輔助工具。行動不便的老人應配備適宜的拐杖、助行器,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便于取用,老人應按需佩戴適合的眼鏡、助聽器。
3. 穿著寬松合身的服裝,舒適低跟防滑的鞋子。

行為方式要注意:
1. 調整行為方式:
(1)轉身、轉頭時動作一定要慢;
(2)起床要遵循“起床三部曲”,即醒后臥床1分鐘再坐起,坐起1分鐘再站立,站立1分鐘再行走;
(3)應坐著進行穿脫褲子、鞋襪;
(4)走路保持步態平穩,盡量慢走,避免攜帶沉重物品;
(5)避免單獨外出,避免去人多及濕滑的地方;
(6)避免走過陡的樓梯或臺階,上下樓梯、如廁時盡可能使用扶手;
(7)避免登高取物;
(8)避免睡前飲水過多以致夜間多次起床,晚上可床旁放置小便器;
(9)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車避免在起步剎車過程中發生跌倒。
2. 一旦跌倒,應及時到醫療機構接受綜合評估,以確診跌倒發生的原因,盡早進行身心疾病的治療,以減少或防止反復跌倒的發生。
3. 給予心理支持:老人跌倒一次后,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動,對這類老人精神鼓勵更為重要,要幫助老人克服恐懼心理。
